科研资讯
自比“教育农人”的她,想把美育带入田间地头
研发家 | 2025-04-03
0

2017年拿到大学教师资格证的那个暑假,刘威走进曲阜孔庙拜访万世师表孔子。2500年前,木铎清音穿梭时空,在她年轻的心中激荡不安。她感同身受,泪流满面:教师的责任是生命中最庄严的支撑。

刘威所在的西北A&F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学校的大学,是一名美育教师。从2019年获得全校青年教师讲座一等奖,到2020年获得陕西省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模范,再到2023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25年,她主演的课程《戏曲欣赏》成功获得陕西省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程。在过去的八年里,她的生活越来越坚实。

刘威。受访者提供图片

文化在课堂上的传承

世界常以园丁喻师,刘威却更愿意自比“教育农民”:我们不仅要像农民一样献身沃土,还要懂得“顺木之天”的自然之道;我们也应该怀着诗人的真诚,守护“咏而归”的教育本质。刘威说:“站在三尺讲台上,我想追求‘一半的诗心照山河,一半的匠心培养桃李的境界’。“戏曲不仅仅是艺术,更是我们骨子里刻下的文化基因,需要在某个特定的节点激活和点燃。”

生活中的刘威,气质如兰,温文尔雅。在讲台上,她举止端庄,充满了好话。走进刘威的《戏曲欣赏》课堂,仿佛置身于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中。

她讲述了京剧《锁麟囊》的故事,从“乐善善施”的中华传统美德到“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她的解释不仅让学生领略了戏曲的艺术之美,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和力量。

在欣赏秦腔新编历史剧《关中晓月》时,刘威精解决了剧魂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其剧魂构思与创始人张载的生平与学校的渊源和办学理念相结合,大大增强了感染力。

在《白蛇传·爱》委婉的袖子里,她和同学们分享了“西湖雨过暮色,执手看着眼泪朦胧”的东方魅力;在《程婴救孤》的铿锵发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眼中产生的忠诚之光;当《清风亭》中的悲伤二黄传来时,台下有多少年轻人才能掩面而泣,才能知道“一切美德中孝为先”的难忘...

台上台下,一群群学生相遇惊喜,感动共情。“跟随刘先生,我们不仅学会了欣赏歌剧,还找到了文化自信和精神共鸣。我们应该继承这份文化遗产!”获得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的何洋洋回忆起自己的课堂感受,眼睛闪闪发光。

“当学生能听到昆曲水磨腔中的山河岁月,在京剧脸谱中读懂忠奸善恶,在秦腔的尖叫中感受到爱国精神时,我相信这些“心灵之美”种子最终会在某个春天破土抽枝,给他们传承下来的花。”

教室内外的美育渗透

教师,除了深厚的学术造诣外,还必须有温暖的人文关怀。

“刘老师总是用火热的爱对待我们,她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有一段时间,杨帆感到沮丧和犹豫。刘老师推荐她学习唱京剧《江姐·红梅赞》。“太神奇了。当她唱歌时,她内心的力量感就会上来。这个唱段已经被我列为歌单第一。”

欣赏完豫剧《花木兰》,一个女孩动心地走到刘威面前:“我有三个姐妹,爸爸重男轻女,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学习。今天跟着刘老师学唱‘谁说女人不如男人’,太生动了,骄傲了。以后我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2020年元旦晚会的《一封家书》中,刘威了解到艺术团的一个女孩正处于母亲去世的悲痛之中,鼓励她写一封写给母亲的信,最终在配乐朗诵中成功完成了情感的提升。女孩很快走出悲痛,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期末考试中。

教育之路不限于课堂。刘威成立了“谷韵戏曲传习社”,带领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舞台。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创作了许多具有良好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包括“仲夏一曲京韵浓”的专场演出,以及学生们首次担任学校大纲的《青春戏曲助战疫》。MV,不但在学校广受好评,还登上了共青团中央的微信公众号,影响深远。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的滋润,有意识地成为文化传承的践行者。

2024年11月,她组织举办了第一届校园“中国好家风”主题朗诵会。舞台上的学生手里拿着经文,侃侃说;观众眼不转晴,掌声热烈。最后,整个整个朗读过程齐声朗读,舞台上和舞台下的情感交融达到了一个高点,令人震惊。

人生导航在美育中

“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于亲民,在于至善;五育并举,德立道生,德育人……”在全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刘威坚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不忘教育初心,以美育人,以美育元。

刘威在班会上抛出了“灵魂三问”:你最想成为什么样的动物和植物,你最喜欢的三本书,你钦佩的三个角色。学生们踊跃发言,热烈讨论。刘威先生坚信,在实践自我价值观的过程中,以身作则的力量是在美培元中完成学生自我生活的导航。

考入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的周格格是刘威的小粉丝:“刘先生的优雅是一体的。我从老师那里看到了知行合一的力量。我将努力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特使。”

刘威认为,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方面发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她的指导和鼓励下,谷韵戏曲学院的学生多次深入王上村和合阳县进行公益演出,以艺术的形式服务社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三年来,刘威为兄弟院校和示范区妇联进行了60多次培训,将美育的理念和实践推广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如今,刘威的《戏曲鉴赏》课程已经成为西北A&F大学的文化名片。接下来,她将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美三农”课程,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从全新的角度解读农业、农村、农民的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

赞一个

0
< 上一篇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