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资讯
研究人员解释了乳酸信号的免疫抑制机制
研发家 | 2025-05-05
25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卢伟强与刘明耀教授的研究小组透露,G蛋白偶联受体(GPCR)HCAR1家族成员通过感知乳酸信号,推动肿瘤免疫逃逸的新机制,阐明乳酸受体HCAR1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在实用价值,为深入了解代谢乳酸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肿瘤免疫创新治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替代药物。2月4日,《自然-免疫》发表了相关研究。

近十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治疗范式。但现有免疫治疗总响应率仍不到30%,面临个体差异大、抗药性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诱发等问题。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新的免疫治疗目标,已成为全球生命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和亟待突破的重大科学问题,对改善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表现。

研究小组发现,乳酸可以通过激活其特异性受体HCAR1来促进肿瘤细胞的高表达趋化因子CCL2和CCL7,进而征集多形核髓原性抑制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活性。(PMN-MDSCs)进入肿瘤微环境。在体内敲除HCAR1基因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组织中的PMN-MDSCs含量,增强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药物利血平可以有效抑制HCAR1的活性,降低肿瘤对PMN-MDSCs的募集作用,诱导T细胞依赖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在小鼠肠癌模型中,利血平还表现出增敏当前免疫疗法的作用,起到很强的抗癌作用。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

赞一个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