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资讯
我国研究团队开发空气毒性活体监测系统
研发家 | 2025-07-04
33

近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茂盛团队开发了空气毒性活体监测系统(以下简称ATMS),实现了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原位、实时和在线监测,有望为优化空气污染控制策略和公共卫生保护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最近在国际学术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发表。

大鼠和人类呼吸着地球上的空气。因此,通过监测大鼠呼出气体中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反映空气污染程度,从而判断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团队首次实时监控阵列和网络数据传输和显示系统,通过整合国内外活体大鼠和大鼠呼出标志物,实现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实时检测和显示。

茂盛表示,目前通常采用离线技术研究空气污染健康效应,限制了对真实环境中空气污染健康危害的准确评估和预警。ATMS的研发建立了实时监测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新方法,并在许多污染程度不同的城市进行了大规模应用。

通过与内蒙古、山西、河南、四川、浙江等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团队于2023年冬季和2024年春季在中国7个城市和13个城市部署了该系统,系统实时无人值守监测24小时全天候空气污染健康效应,时间分辨率为3秒。研究团队通过监测大鼠呼出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8种标志物,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上述城市空气健康效应的实时监测和评估。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

赞一个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