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资讯

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启幕

研发家 | 2025-10-28
0

本报讯 (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10月27日,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拉开帷幕。34个国家与地区的350余名嘉宾齐聚苏州大学,共话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开幕会上现场发布了“江苏省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十大成果”,覆盖新能源、精准医疗、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其中,南京大学联合多国团队研发的低成本水系液流电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研制的我国首台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以及苏州大学联合葡萄牙埃武拉大学共建的“一带一路”世界文化遗产数据库等成果,集中展现了江苏高校在跨国联合科研与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就。

同时,“江苏-非洲高校合作联盟”宣告成立。该联盟汇聚了省内13所高水平大学与非洲13国的23所高校,标志着江苏与非洲的教育合作迈入体系化、战略化的新阶段。

本次交流周期间,江苏19所高校将围绕信息通信、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与机械制造、智能系统和大数据科学等9个关键领域,举办9场学术交流和校企对接活动。此外,本次交流周还将充分发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和江苏“高新区与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的平台优势和机制优势,探索高校科技成果国际合作转化机制和路径。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

赞一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