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资讯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了12篇Nature论文

研发家 | 2025-11-06
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本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上线了 24 篇论文——10 月 29 日上线了 21 篇,10 月 27 日上线了 3 篇,其中,12 篇来自华人学者(包括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论文)。

10 月 29 日,上海科技大学于奕研究员、普渡大学窦乐添副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华南理工大学 Yuan Biao、上海科技大学 Wang Zeyu、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Zhang Shuchen为共同第一作者),在 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Atomically resolved edges and defects in lead halide perovskites(卤化铅钙钛矿的原子级分辨边缘和缺陷)的研究论文【1】。

10 月 29 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康飞宇教授,天津大学杨全红教授,及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贺艳兵教授、吕伟副教授、侯廷政助理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米金硕、杨俊、陈立坤、崔雯渟为共同第一作者),在 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A ductil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for solid-state batteries(一种用于固态电池的可塑固体电解质界面相)的研究论文【2】。

10 月 29 日,马克斯·普朗克物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所 Guo Chunyu作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Many-body interference in kagome crystals(kagome 晶体中的多体干涉现象)的研究论文【2】。

10 月 29 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黄三文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林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董莎萌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王路遥、李宏博、柯宇航为共同第一作者),在 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Plug-in Strategy for Resistance Engineering Inspired by Potato NLRome(受马铃薯 NLR 基因组启发的抗性工程插件策略)的研究论文【4】。

10 月 29 日,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李承道院士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在 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A pangenome and pantranscriptome of hexaploid oat(六倍体燕麦的泛基因组和泛转录组)的研究论文【5】。

10 月 29 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Shi Zhan、Zhang Zhiyuan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 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Ultrasound-driven programmable artificial muscles(超声驱动的可编程人工肌肉)的研究论文【6】。

10 月 29 日,艾伦免疫学研究所 Gong Qiuyu作为第一作者,在 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Multi-omic profiling reveals age-related immune dynamics in healthy adults(多组学分析揭示健康成年人的年龄相关免疫动态变化)的研究论文【7】。

10 月 29 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种振路作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Multiple LDLR family members act as entry receptors for yellow fever virus(多个低密度脂蛋白家族成员作为黄热病毒的入侵受体)的研究论文【8】。

10 月 29 日,伦敦大学学院 Meng Jing作为通讯作者(Wu Xinyi为第一作者),Technological pathways for cost-effective steel decarbonization(实现经济高效的钢铁脱碳的技术途径)的研究论文【9】。

10 月 27 日,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张夏衡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薛小松研究员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屠广亮、肖可、陈小平、许浩然为共同第一作者),在 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Direct deaminative functionalization with N-nitroamines(N-硝胺的直接脱氨官能化)的研究论文【10】。

10 月 27 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一新教授、陈悦天副教授、缪炎峰博士,及宁德时代郭永胜作为共同通讯作者(Liang Yugang、Chen Guodong、Wang Yao、Zou Yu为共同第一作者),在 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A matrix-confined molecular layer for perovskite photovoltaic modules(用于钙钛矿光伏组件的基质限域分子层)的研究论文【11】。

10 月 27 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林仁兴助理教授,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徐健研究员作为共同通讯作者(林仁兴、Gao Han、Lou Jing为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All-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dipolar passivation(具有偶极钝化作用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论文【12】。

论文链接: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93-6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75-8

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59-8

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78-5

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76-7

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50-3

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86-5

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89-2

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58-9

1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91-5

1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85-3

1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773-7

原标题:《华人学者本周发表了12篇Nature论文》

阅读原文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

赞一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