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分区研究所农业遥感团队在《创新》中公布了森林损失对地面温度的动态生物物理影响,相关研究成果(The Innovation)上。
全球森林覆盖变化的生物物理温度效应是生态和气候科学的研究热点。目前,遥感观测验证了森林损失前后地面温度的静态差异,但忽略了植被变化造成的温度动态响应,这是森林破坏或森林影响造成的。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温度动态响应评估方法,从温度趋势突变、渐变、温度季节周期变化等多个维度跟踪温度响应过程。
结合团队自主研发的长期地面温度产品,分析发现,森林损失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显著的温升影响( 0.12开尔文),但增温效果在-0.14开尔文/10年内减弱。
中低纬度地区的农业扩张和城市化带来了持续的温升效应,而农业转移、林业管理和火灾的温升效应随着植被的恢复而减弱;北寒地区的林业管理加剧了局部气候的降温,火灾发生后产生了即时降温效应,然后转化为降温效应。
此外,森林损失显著扩大了北寒带温度季节的振幅,导致低纬度地区季节周期相位提前。上述发现修正了基于静态温差探索的传统片面性,为气候缓解和适应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对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的有效利用。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