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资讯

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有哪些新要求?一文梳理↓

研发家 | 2025-11-04
0

央视网消息: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普通高校特殊类型招生主要包括艺术类专业招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保送生、综合评价招生4类。

  艺术类专业:严格艺考评委管理使用

 
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有哪些新要求?一文梳理↓

  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文化素质使用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能力使用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

 
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有哪些新要求?一文梳理↓
 
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有哪些新要求?一文梳理↓
 
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有哪些新要求?一文梳理↓

  《通知》明确,一要设定考前辅导“禁区”,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相关高校及其内设学院、教职工不得组织、参与或自行开展相关考前辅导、应试培训。二是严格艺考评委管理使用,落实回避制度、“黑名单”制度,以及考生、考场、评委随机编排的“三随机”工作机制,原则上邀请校外评委比例应达到一半以上。三是建立艺考评委专家库,一旦发现评委存在可能影响考试招生公平公正行为,坚决严肃查处并纳入“黑名单”。

  高水平运动队要核验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

 
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有哪些新要求?一文梳理↓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采取“文化考试+专业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文化考试成绩使用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实施全国统考,统一采用体育总局组织的相关体育专项考试。高校运动队年度招生计划原则上控制在学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以内。

 
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有哪些新要求?一文梳理↓

  在严格报名及资格审核方面,2026年,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可报考相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2027年起,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报考。高校要加强考生报考资格审核,重点加强对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核验。

  高校保送生:规范奥赛保送专业范围

 
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有哪些新要求?一文梳理↓

  根据有关规定,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的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人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通知》明确保送生必须经过考核,并提出规范奥赛保送的专业范围,进一步明确学科奥赛保送生原则上应录取至与学生获奖的学科竞赛相对应的基础学科专业。

 
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有哪些新要求?一文梳理↓

  此外,严格外国语中学保送专业范围。高校招收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要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及国家急需紧缺语种专业倾斜力度。除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可招收少量英语专业保送生外,其余高校均应安排除英语以外的小语种专业招收保送生,且相关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小语种以外的专业。

  首次系统性规范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工作

  为深化高考综合改革,部分省份和高校已开展了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综合评价招生是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招生模式。对于这种类型的招生,教育部此次印发的《通知》首次进行了系统性规范。

 
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有哪些新要求?一文梳理↓
 
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有哪些新要求?一文梳理↓
 
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有哪些新要求?一文梳理↓

  《通知》指出,一是要优化综合评价招生的定位,要求高校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安排相关急需紧缺专业以及高校优势特色发展的“冷门绝学”、一流学科专业开展招生。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审核备案。二是要建立试点成效评估机制,对于选拔培养质量不高的试点高校,及时调整退出。三是严格考试招生程序。要求高校进一步强化考生报名、考试组织、试题命制、招生录取等各环节、全流程规范管理。明确试点高校原则上在高考后组织开展考核测试,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淡化学科竞赛导向。

  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确保公平公正

 
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有哪些新要求?一文梳理↓

  对于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高校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及时公开公示有关信息,主动接受监督。未按要求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牢牢守住公平公正底线。

来源: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分享

赞一个

0